抗“疫”进行时系列报道(四)
课程不打折翻译连起你我他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翻译团队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记实
因新冠肺炎疫情,教育部发布了在高等学校开展“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工作通知,随后学院也正式通知建设“在线课程”的任务。翻译团队接到任务后,在团队负责人王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
课程建设期
1.制定与实施计划
笔译团队4名成员经过认真讨论与分析,拟定对汉英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项目翻译实践三门课程进行在线建设。确定课程后,开始制定计划。
2.课程发布前期
汉英翻译课程为校级“混金课”,使用平台为中国大学生慕课,但是平台课程与本院课程未能完全保持一致,仍需团队教师根据实际对线上和线下的课程内容进行综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线上”内容保持不变,学习方式不变,但“线下”无法教学,需要录制,转化为“线上” 内容。
2.1哪里需要 我在哪里
在发布课程前,不仅要建设课程,还需要对学习课程的16个班级,约700多名同学进行管理,引导他们注册并认证学校云、慕课堂等一些小程序。团队成员王小娟老师、李育霞老师、章洁老师等不仅有着丰富的翻译教学经验,而且在必要时期,带着学委同学们一起摸索平台的各种使用技能,进而告知其他同学,保证同学们的线上学习。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专业知识的学习,更鼓励了同学们的协作与探索精神。
2.2视频or文字 皆自我真心
老师上课前的准备,似乎永远都不会完结,直到他们开始授课。想到一学期师生未见,还要线上教学,学生通过各种平台对各科的预习工作可能无从下手,也未知知识的重难点,因此在上课前给出了线上学习介绍。
课程运营期
经过两周的准备,三门课程前三周内容均建设完成,通过测验,正式进入上课阶段。除过2月24日、25日上午的课堂时间网络拥堵,实施了其它上课预备方案外,开课第一周,笔译团队课程均开课顺利。此三门翻译课程都是实践课程,本着教师引导、学生实操的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1.讲解
课程均在相应地平台发布,包括章节内容、讲课视频、讨论问题、课后作业等,学生可以往复回看,但考虑到录频时间的长短问题,以知识点为切入点,也使得知识具有碎片化的特点。因此,在要求学生观看在线视频、完成相应地任务点后,教师会利用直播平台进行约20分钟的讲解,将该章的整个知识体系再进性串联,使得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互动
“绝知此事要躬行”,翻译课程的互动环节,本质上就是学生的实践环节,需要学生在自我学习和教师讲授的认知后,将这些所学的方法、技巧等应用到翻译实践中去,此环节约为40分钟。互动方式多样,如:讨论、投票、抢答、点名等,既可以有效学习,还顺便管理了学生的出勤率。
互动上课期间,学生积极性高,根据线上数据表明:人人参与各项学习任务,动脑思考,积极踊跃发言,表现优异。
3.测验
教学的任务是要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够做到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果。翻译团队教师遵循翻译教学规律,以学生为主体,加大上课练习的力度,缩短教师的讲授时间,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设计课堂测验和及时反馈,加深印象,查漏补缺。
课程保障期
课堂翻译实践在时间和内容上都具有有限性,而翻译实践是翻译课堂的延伸和保障。课后继续进行翻译实践便是课程效果的最好保障期。翻译团队教师在疫情期、在寒假、在线上依然为同学们进行翻译实践指导,与校外合作企业进行沟通。新年伊始至今,翻译方向同学经王薇老师和章洁老师的指导,三审三校,受到翻译公司的好评,网络小说翻译已经累计达50多万字。李育霞老师和王小娟老师负责的校企合作项目涉外公证书翻译也仍在如火如荼进行,已经翻译近3000多份稿件。教师的努力付出,学生的奋力求知,让我们在翻译教学、翻译实践和翻译服务的环节,节节相扣,成果累累。
同呼吸,共命运。疫情让我们在空间上保持距离,却让我们在文字的交流中心灵更亲近,“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翻译连起你我他!